李鸿安,男,中共党员,河北张家口人,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2017级地理科学班学生,学生党支部组织委员。曾获军训标兵、优秀共青团干部、海南省和海南师范大学无偿献血先进个人、银奖志愿者、十佳学生干部、校三好学生等荣誉,跨专业考入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
团学——理论与实践的双收
李鸿安是2019年5月入的党。早在中学的时候他就已经有了入党的想法,因此来到海师的第一时间就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李鸿安心心念念入党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他认为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这是一支有荣誉感和使命感的队伍。他想加入到这个队伍中,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奉献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是因为党员要有先进性,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想通过入党来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不断向优秀党员同志看齐,不断地鞭策、提升自己。
本科四年来李鸿安先后担任院团委组织部干事、部长,团委副书记,团支部书记,院学生党支部组织委员等,可以说从来没有脱离过党团组织的队伍,对党团工作也是尽心尽责。李鸿安大二担任院团委组织部部长的时候,要在一个月之内完成推优、十佳评选、优团优干评选、团日活动、党课培训五项工作。工作任务接踵而来,李鸿安带着部门干事忙碌了一整个月,不停地整理、核对材料,几乎每一天都是脚步匆匆,埋头苦干,最终零差错完成了所有工作。李鸿安说道:“四年的党团工作使我接触到了很多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内容,提高思想理论水平的同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个学科的兴趣也更加浓厚,对我考研选择马克思专业以及备考期间的复习有很大的影响与帮助。”
在李鸿安看来,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首先要用心,要精益求精,只有用心才有可能会得到想要的结果;其次是行动力,他非常讨厌懒惰和拖延,学习和工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一定要第一时间完成,这样既可以提高效率也锻炼了能力;最后是创新,事物是在发展变化的,不能完全依赖过往的经验,否则会陷入被动导致工作成效差,要有自己的新思考和新作为。
考研——迷茫又清醒的日子
李鸿安最早产生考研想法时,是在地理专业的学硕和专硕之间纠结,始终没有确定下来。2019年12月,2016级学长学姐的研招初试结束,2017级学子的硕士备考正式提上日程,李鸿安顿时感到紧迫,尤其他一直没能确定下来报考方向,茫然于地理专业是否适合自己,疑惑于自己该转向何处。
2020年年初本应是2017级学子的硕士备考期,却突发疫情延期开学,这也给了李鸿安充分的时间思考自己的考研方向。经过深思熟虑,他觉得地理学科并不是很适合自己,硬着头皮备考会很艰难而且极有可能产生不理想的结果。于是李鸿安决定跨专业考研,但报考什么专业又成了新的问题,回想大学的学习经历,大二时上过的两门思政公共课给李鸿安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的发展成果引起了他的兴趣,他也一直在从事学院党团相关工作。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他觉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其实是一门很实用的学问。在咨询过思政课老师确定马克思主义学院招收跨专业考生后,李鸿安认定了这个学科,开始专心备考。
跨专业备考并非一帆风顺。尽管李鸿安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也有一定的理论学习基础,但当真正接触到专业课的知识时还是有些无从下手。全新的知识体系给李鸿安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没有学长学姐跨考相关专业的经验可循,与身边一同备考同学的共同话题也越来越少。开学后又忙于校团代会、院团委换届以及期末考试,又有环岛实习、教育见习、顶岗实习等不断地打乱复习计划,只能见缝插针式地挤时间复习,直到7月中旬,换届与期末考试结束后,李鸿安开始了全身心地考研冲刺。
“在整个考研周期,辅导员和马原老师对我的帮助很大,从最初选择报考方向、推荐阅读书目,到成绩公布后第一时间的关心和研究生导师选择等都给了我很多宝贵的建议。对跨专业考研的我来说是弥足珍贵的,非常感谢两位老师的关照和指导。”李鸿安感激地说道。
英国政治家切斯特菲尔德曾说过:效率是做好工作的灵魂。李鸿安正是如此,虽然时间紧迫,但他戒骄戒躁,有条不紊地完成各项任务与备考计划,最终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谈到对未来的规划,李鸿安说:“未来最重要的是读研究生。我很喜欢海南,计划毕业之后留在海南发展,为海南自贸港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也希望可以在海南实现自己的理想。”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相信李鸿安以后可以走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