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我只是牢记了海师的校训,没有忘记当初的誓言,认真并坚持做到了一名人民教师应该做的。 ——安珏 01 人物介绍 安珏,女,汉族,海南师范大学200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友。1983年5月生,中共党员,海南省农业学校教师。她专注课外阅读推广,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坚持知行合一,为学生量身定制阅读方案,形成三年四步阅读模式,引导学生养成自主阅读习惯。她提升扎实学识技能,率先垂范奋勇担当,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二等奖、论文一等奖,获省赛奖13项,主持省规划课题2项均获优秀,发表教育教学论文9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2部。她全力投身教育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扎根中职教育18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指导学生参加各项比赛获国赛奖8项,省赛奖23项。她无私分享经验成果,辐射引领教师队伍,被教育部聘为全国职业院校班主任能力比赛评审专家、中职语文国培项目授课专家等,为中职教育贡献力量。她探索创新评价机制,参与改革职教高考,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做出贡献。曾获海南省优秀教师、省首届教学能手、党员先锋岗等荣誉。2024年荣获海南省教书育人楷模称号。 图片来源于海南省教育厅网站 02 采访提问 1. 作为200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校友,可以与我们分享一些当年在海师求学时让您印象深刻的事吗? 安珏:一是海师的老师们有学识有才华有人格魅力,让我深刻理解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二是老校区的一草一木都留在记忆里,比如枝繁叶茂的大榕树、如火如荼的紫荆花;三是舍友们凑在一起研究食堂哪个阿姨打饭不手抖,想起来就忍俊不禁。其实,最难忘的还是每一个安静的夜晚,从自习室学习完回宿舍的路上,脚步轻盈、心情惬意,能嗅到星星点点的花香,想到马上就可以躲在床头自由自在地看看自己喜欢的小说,开心得不得了。那种忙碌学习后内心的充盈与安宁,许多年后的今天回想起来还是觉得特别美妙。 2. 您是如何为学生量身定制阅读方案的?能否分享一下您的三年四步阅读模式? 安珏:我会根据学生们的专业、个性、识字量以及阅读习惯,为他们量身定制阅读方案。对于识字量少,没有阅读兴趣的学生,从简单有趣的独立型文本开始,辅以有声阅读打通视觉听觉双通道,循序渐进提高阅读质量;对于识字量多,有阅读兴趣的学生,经常抛出书评话题,与学生交流探讨,引导学生进入深度阅读的佳境。三年四步阅读模式的落脚点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最终指向终身阅读、深度阅读。根据中职三个年级的不同特点,课外阅读推广的内容细化为三个模块,相互关联,呈上升趋势。贯穿其中的有四个步骤策略,相互渗透,层层递进。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的干预逐步减少,引导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3. 在引导学生养成自主阅读习惯方面,您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可以分享? 安珏:我可能要先说明一下中职学生的学情,就是很大一部分学生存在识字量不足,阅读兴趣不高,没有养成阅读习惯。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实际情况。基于这种情况,老师就尽量利用一切条件,想尽一切办法在学生心中播下阅读的种子。首先还是要关爱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愿意跟随自己喜欢的老师;二是最开始阅读时需要陪伴和鼓励,特别是面对挫折型文本的时候(由于识字量不足,很多文本都属于挫折型文本)很容易半途而废;三是三观的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感悟,少年的心有时候会因个别故事情节而悲观失望,这时候阅读交流就尤为重要,毕竟最终的目的是立德树人。 4. 您能简要介绍一下您推广课外阅读的具体方法和策略吗? 安珏:一是线上线下结合。在学生入学初推荐阅读清单,学生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自行阅读。同时在线上推送阅读内容,包括时事新闻、诗词歌赋、精美散文等。每次语文课前可以留出几分钟作为阅读推广时间,让学生播报新闻时事、开展经典诵读等。 二是专题读书沙龙。利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及班会时间开展专题读书沙龙,提前布置阅读任务,在沙龙上交流读书心得与感悟。注重循序渐进,从易到难,逐渐引导学生步入阅读的广阔天地。 三是项目延伸拓展。即在语文课本的基础上进行项目延伸拓展。比如,可以以作者为基点,让学生查阅诗人的其他作品;可以以课文中诗歌描写的内容为基点,引导学生查阅内容相近的其他诗词;也可以以课文中诗词风格为基点,引导学生查阅相近风格的诗词,进行比较阅读等。 5. 您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的秘诀是什么? 安珏:我觉得没有捷径,功夫在平时,精心备好每一节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不断反思,不断调整,不断优化。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进行量的积累,比赛可能形成质的飞跃。当然,每个人对比赛的认知不一样,我个人会觉得来源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并且能反哺于教育教学的比赛才有意义,能起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效果。我不喜欢“表演”,尤其不喜欢拉着学生“表演”。 6. 您在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二等奖,您认为哪些方面是您成功的关键? 安珏:用心用情用科学的理念与方法做好班主任工作,功夫在平时,比赛只是平时积累的一种呈现,属于意外的收获。简单说,就是当好班主任是一种使命,并不是为了比赛而当班主任。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的意义在于可以倒逼参赛者学习更多更新的科学理念和方法,同时不断总结提升,从繁琐的班主任工作中提炼出自己的特色做法,进而对班主任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7. 您如何评价自己在中职教育领域18年的工作?有哪些成就让您感到自豪? 安珏:我觉得我只是牢记了海师的校训,没有忘记当初的誓言,认真并坚持做到了一名人民教师应该做的。我感到自豪的是自己能对有缘遇见的学生付出真心,带领他们走出迷惘,重拾自信,为他们提供人生出彩的舞台,助力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8. 您在指导学生参加比赛方面有哪些经验?如何帮助学生在国赛和省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安珏:各方面优秀的学生可遇不可求,每个老师都希望遇见并且指导这样的学生,因为不用费太多的精力,帮着拔拔高就行。但是,我个人觉得职业教育领域的学生比赛还有另外的意义,就是可以帮着学生重树自信,学生自身能力条件不够,就帮着慢慢提高,这个过程会耗费教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带着学生一点点进步的过程不会白费,它会让学生成长蜕变,最终达成立德树人的目的。带比赛不能太功利,只想着比赛结果而忽视了学生本身,不能忘记了比赛的初衷是什么。学生的身心健康与比赛的结果相比,我觉得肯定前者更重要。 9. 您认为改革职教高考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有何意义? 安珏:职教高考改革进一步构建了职教与普教、中职与高校之间的立交桥,促进了职普融通,让每一个孩子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专业并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真正践行了“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10. 您今年荣获了海南省教书育人楷模称号,能否谈谈您的获奖感言? 安珏:特别感谢大家对我的认可,其实我的内心是诚惶诚恐的,因为我从小就知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的道理,为了让自己的德行能配得上这项荣誉,我必须好好努力,不辜负大家对我的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