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但蔡赛凤与周丽仁的小船早已升华成豪华巨轮,大学期间一起经历“四清”、“文革”,毕业后15平米的小房依旧愿意为对方敞开,风雨五十载,可谓中国好闺蜜。
茅草屋下,也出人才
“只有一栋宿舍楼,茅草搭建的简易食堂,没有属于自己的操场。”周丽仁回忆着初进海师的情景。1964年来自广东汕头的周丽仁与来自广东普宁的蔡赛凤在数理班相遇了,不知是否因为都是潮州人的缘故,两人迅速成了好友。蔡赛凤说:“大部分同学都来自广东,还有一些海南和广西的同学,当时广西的部分地区和海南还隶属于广东省。”那个时代,大家的条件都异常艰苦,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周丽仁与蔡赛凤也不例外。蔡赛凤说:“作为学生能吃上免费的饭菜,是许多社会人士所享受不到的优待。刚到学校时,因为能吃饱饭,我长高了两公分、长胖二十斤。”周丽仁说:“大家在家的日子都很苦,经常吃不饱饭。到学校以后,每人都有五十多斤米,连女生都是一顿吃三四碗米饭,一碗堆得小山似的青菜。”虽然大家有机会吃饱了,但条件却依旧艰苦。据周丽仁回忆,当时的食堂最初是茅草棚,四周透风,只有一个顶。后来终于换成了薄盒建筑,可一场大风过后,唯一的食堂也倒塌了。蔡赛凤说:“我们当时学习的时候是没有操场的,我们必须到海南中学借用操场上体育课。”
“当时我们实际读书的时间很少,三年的学习生活,实际学习的时间只有一年,但是大家都很珍惜与努力。”周丽仁谈及在校时光。周丽仁说:“我们当时都是一边学习一边劳动,学校没有路,我们就自己天天挑沙铺路,平时还要出去捡牛粪。”图书馆的六层小楼是大家最珍贵的回忆,蔡赛凤说:“我们还留着以前与图书馆的合影,想着有一天再回来看看。”周丽仁说道:“因为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大家学习十分刻苦。教室和图书馆都挤满了人,好多同学到图书馆里查书。”当年的同学可不仅仅会读书,还个个练就一身技艺,蔡赛凤不仅是当时校篮球队前锋,还是一名长跑运动员。周丽仁说:“当年的班花蔡文华就能歌善舞,还会主持策划,后来从事外事工作,与朱镕基、李鹏等人合过影,非常有才,但很可惜她近期因病辞世了。”
当年的同学可不仅……仅会读书,还个个练就一身技艺,蔡赛凤不仅是当时校篮球队前锋,还是一名长跑运动员。周丽仁说:“当年的班花蔡文华就能歌善舞,还会主持策划,后来从事外事工作,与朱镕基、李鹏等人合过影,非常有才,但很可惜她近期因病辞世了。”身体倒下,骨气屹立
时间转眼到了最艰苦的“四清”运动与文化大革命时期。“四清”运动时,她们被分派到海口市龙塘的7023部队劳动,周丽仁说:“我们这代人生活很艰苦,除了学习,还要劳动。一个人分到一个生产队,要遵守“四不吃”原则:肉不吃,鱼不吃,光吃菜和粥。粥是早晨用大锅煮的,将饭捞起来,分成三盆,早中晚各一盆,米汤喂猪。每次到了晚上,粥就非常酸了,根本无法下咽,所以当时人也饿,猪也饿。不仅如此,那时还缺水,没有水洗澡,后来很幸运找到一家陶瓷厂,借我们一个星期去洗一次澡。平时就用一盆水先洗脸、再抹一抹身子,最后喂猪。当时也没有专门的卫生间,如厕还需要赶走附近游荡的小狗。”
后来到了文革,“食堂都被砸了,彻底没有米,也就没有饭吃了。”周丽仁说。学校渐渐也停课了,熟悉的校长、老师一个个站上了批斗台。周丽仁印象最深的是自己的老校长:“那时是夏天,天气炎热,老校长被批斗、挨打,最后他的身体虽然已经倒下,但依旧不愿下跪。”渐渐地同学也开始互相批斗,周丽仁与蔡赛凤也没能幸免,周丽仁的腰伤便是那时留下的。
毕业之前,67、68届的女同学被派到648部队进行劳动锻炼,当时不仅有海南师专的,还有暨南大学、华南师大、中山大学、广西大学的学生,周丽仁说:“我们每天需要劳动差不多20个小时,那是一段很难忘的艰苦经历。” 1970年3月她们离开了部队,分配到昌江任老师,后来调回广东。
15平米的小房,挡不住我们的情谊15平米的小房,挡不住我们的情谊
同学之间的大型聚会近年才日渐频繁,周丽仁说:“我们同学一共聚会了五次,最早是30周年聚会,现在大家都退休了,就开始3年一聚。”同学聚会是大家交流情感的平台,而周丽仁与蔡赛凤的情感交流却从未停歇。周丽仁告诉记者:“读书时,由于我们两个没有袜子穿,省下饭菜钱,各自买了一双同样的尼龙袜。十几年后,两个人相遇时,看到对方的袜子都笑了。”
15平米的房子,你是否愿意多容下一人?周丽仁家的大门却始终对蔡赛凤敞开。两人刚分配工作时曾经断了联系,后来蔡赛凤女儿的上学问题将两人再次联系在一起。当时的周丽仁生活状况也并不是很好:“15平方米的房子住着5个人,想着煤矿条件艰苦,为了她家的未来,我还是毅然答应了她女儿住在我家。煤矿上灰尘比较大,她女儿洗衣服常常洗了5桶水还是黑的。从初一到高三,她女儿都住在我家,学习非常刻苦,后来考上了中山大学。”
周丽仁说:“希望学弟学妹认真学习,时间很宝贵,要打好基础,为未来做好准备。”
文字:徐颖、王依婷
编辑:刘斯涵
责任编辑:曾丽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