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会
人物
人物访谈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人物访谈 > 正文
毕业季·故事 | 陈昭畅:忠诚无限 ,我是海师人
发布时间:2016-04-22 14:26:00 来源: 作者:

1966年,是极为特殊的一年。1966年,是极为幸运的一年,陈昭畅顺利从海南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带着学校的重托,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大潮中。人到七十古来稀,现如今已步入杖国之年的陈昭畅最大的愿望就是能重返母校,踩一踩校道上斑驳的青石板,摸一摸图书馆两侧同样苍老的榕树,见一见那些好久未碰面的熟人。“当年求学,基本上没吃过一顿饱饭”五十周年返校当天,学校特地安排老校友到学生食堂用餐,软糯可口的鸡蛋羹、闷蒸香芋块、清炒小虾……66届数理3班的陈昭畅点了最喜欢的鸡蛋羹和玉米块,小心翼翼地品尝着。
    窗里是曾经朝夕相伴的同学,窗外是椰树婆娑的校园。“当年上学时,别说是这么美味的饭菜,能填饱肚子都是一种奢望。那时候只有一饭一菜,上课上到一半肚子就打仗是常有的事,有时候真的忍不住了就只有喝水了。”陈放下手中的碗筷,望着眼前的午餐和谈笑风生的老同学,若有所思。同学依然是那些同学,食堂仿佛还是那个食堂,但缠绕在舌根上的美味却泛着异常的香甜。“种地瓜,收花生,是少不了的事”
    海南师专是海南师范大学的前身,现如今大门已修葺一新,大方而明亮。校友返校大巴经过大门时,原本安静的车厢变得异常躁动起来。“就是这个大门,以前是我们进行劳动的大本营,那会儿的地老大了,现在都变成这样了啊。”陈昭畅补充道,以前的大专生活,除了正常的学习外,课余劳动是少不了的。大家一起种地瓜,收花生,虽然内容有点庞杂,可奇怪的是大家并不会觉得很累,相反这种持久性自给自足的状态让人感觉很踏实。现当代的学生恐怕很难体验到他们当时一头学习一头投入劳动的情景,但陈昭畅却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当代学子所享用的优渥条件,浩如烟海的藏书量,作育英才的师资队伍,这些资源无一不让老校友艳羡不已。“毕业后,我就成了他”1968年,陈昭畅被分配到三亚县立才农场工作。与其说是工作,解释为打杂工人更为贴切。简陋的宿舍,陌生的工作,但是陈昭畅并没有气馁,硬是扎根在农场里,一干就是近两年。直到1968年末,陈如愿成为了农场里的一名教师,这意外的喜讯让他连续几个晚上都能笑醒。数学、物理、化学,这些拿手的科目终于让他如愿在教学上大展身手。
    “多年之前,老师栽培了我,多年之后,我就成为了他。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会牢牢记住老师的教诲,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教书的板子接到了陈昭畅的手里,沉甸甸的,却估摸不透重量。
    五十载春华秋实,五十载桃李芬芳。
    被时间遗忘的是那些逝去的容颜,被岁月铭记的是那忠于教,诚于学的师魂。
    陈昭畅分享他的人生故事
    策划: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文字:郑秋夏
    编辑:曾丽芹